在我們塞外的九原地區,有一款名吃堪稱一絕,那就是本土的稍美,清朝的乾隆曾有詩云:
捎賣餛飩列滿盤
新添掛粉伴湯團
宋公腐乳名兒好
筋道焦黃豆腐干
說起稍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民間傳說故事,傳說乾隆皇帝狩獵至大青山下的九原一帶,見到山中有兔跳鹿跑,但因山路難行,秋寒瑟瑟,加上天近黃昏,疲勞難耐,饑寒交迫,便催馬下山,擬翌日再獵。
因遠離行營,命隨從就近找一小店充饑。轉出一道山彎,忽見一家小店,隨從上前敲門喊道:“店家!快快拿酒拿肉來,好讓我們解饑渴!”店主為難道:“面袋已空,肉已用完,拿甚做飯?”乾隆看著店主面露難色,抬頭瞥見墻上寫著:走進門來,你我都溫飽。你不進來,咱倆都挨餓。
乾隆啞然失笑,文字雖粗俗,卻頗有道理,便對店主說:
要想不讓我挨餓,你就親手給朕做……他說走了嘴,怕暴露身份趕忙糾正說:你要親手認真做!
店主無奈,于是把剩余的一點兒面,還有一些蔥末、碎肉什么的歸攏到一塊。因肉不夠,就在餡里加了淀粉,再把皮搟得薄如紙,為了顯眼好看,還用碗當搟面杖,皮子四周做成花牙牙細穗穗。
須臾,揭籠取食。饑不擇食的乾隆,一看此物,如罌粟開花,如玉囊閃光,迫不及待下口品嘗,這東西皮薄肉滑,一咬噴香,片刻之間統統吃光。
他邊回味,邊問店主:此物何名?
店主被問得瞠目結舌,隨口便說:這叫捎賣,因天色已晚,捎帶就賣了……
乾隆哈哈大笑,這個吃食好,名兒也妙,且色香味俱佳,實在少見……說罷,命隨從賞銀五十兩。
店主哪里敢接,一輩子也掙不到這多銀子,心想此人定是大官兒,趕忙下跪磕頭。此時,乾隆早巳上馬返回行營。
后來,稍美不斷加以改進,做得更精致美味了。把面粉餳到了,和上淀粉,用碾子錘一搟,皮薄透亮,形如荷花。新鮮的后草地羊肉作餡兒,不肥不瘦,加上有青有白的旱地大蔥,鮮姜佐料,再和上雞湯攪拌,稠稀正好。
上籠快火一蒸,須臾出籠,放盤里,好像石榴水靈靈。挾起來.又像燈籠里外紅。咬一口,香噴噴。
于是,稍賣這一獨特的風味小吃就在九原誕生了。
這正是:九原稍賣十里香,貨真價實美名揚。
個個稍賣不做假,筆筆都記良心帳。